類固醇不該用於氣喘保養
題目:類固醇不該用於氣喘保養
類固醇用於氣喘的急救,我認同;但是類固醇用於氣喘的「保養」,我就反對。
急救時用類固醇是不得已的,「先活命再說」,保養時就必須找出病根,應當「勵精圖治,預防再起」。
五天前(2017/11/14週二晚上)診所快打烊了,一個心急媽媽帶著八歲的兒子(承承)匆匆忙忙的趕到診所。
媽媽說8歲的承承去年中秋節就被診斷為氣喘,已經吸了一年的類固醇與氣管擴張劑在「保養」,氣喘時好時發,類固醇似乎越用越重。承承在汐止的山上讀小學,住校。汐止的氣候濕冷,前一天晚上他氣喘又發作了,雖然吸了加倍劑量的類固醇,還是不能壓制下來,整晚不能睡覺。今天下課媽媽就從新竹趕到學校,帶他下來看診。
當時聽診有喘鳴聲,已經有「呼吸困難、張口抬肩,鼻翼扇動」等喘證的臨床症狀。
在診所先給予通鼻及中藥洗鼻的治療(這是診所治療「氣喘、過敏性鼻炎」的基本動作),洗完後,承承覺得呼吸比較舒服。
我一向是主張氣喘的治療應該是「急則治標,緩則治本」。急性發作時,甚至可以用西藥氣管擴張劑、類固醇來控制病情,緩解期就不該再用類固醇「保養」了,越保養,氣管反而會越糟。
中醫對喘證的治療首先要分別寒熱邪正。急性發作多屬實證,可以分為:風寒壅肺、表寒肺熱、痰熱郁肺、痰濁阻肺及肺氣鬱痹等證型,各個證型用藥都不相同。因為當時承承有「喘咳氣急,胸部脹悶,痰多稀薄色白及風寒表證」。所以當時就選了氣喘「外有寒邪、內有水飲」的經典名方「小青龍湯」加減,同時也開了備用的急救西藥「類固醇與擴張劑」。
這四天承承都沒用西藥,今天下午回診,已經完全回復,呼吸正常,聽診也正常,接下去的治療方向仍是「祛除寒邪」,以「麻黃湯+華蓋散」為主軸。
西醫因受到高中生物「機械論」的影響,一直把人當成「機械」治療,所以很多西醫治病與汽車修理相似,開的藥「都是一樣」,感冒如此,治氣喘也是如此,急性期與緩解期都用類固醇,差別只是劑量而已。汽車是死的,每部都相同,人是活的,體質各有差異,疾病在不同階段的表現也不盡相同。
從這一點來看,西醫是沒有資格嘲笑中醫不科學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回去後,承承的媽媽與我在LINE上一直有保持聯絡。底下是我們的對話:2017.11.14 星期二
23:51
林燦城醫師:還有在喘鳴嗎?
23:52
承承媽媽:還有在喘,不過已經好很多了。
23:53
林燦城醫師:
1.保暖。2.不得已時用擴張剤與類固醇。
1.保暖。2.不得已時用擴張剤與類固醇。
23:54
1承承媽媽:好的,謝謝您。
2017.11.15
星期三
11:32
林燦城醫師:今天情況如何?
11:33承承媽媽:早上起床呼吸還是有點聲音,不過和昨天比起來好多了,但開始咳痰,精神狀態都很好,胃口也不錯。
11:35
林燦城醫師:咳痰是好事,開始駆逐敵人了。
11:36承承媽媽:了解,謝謝醫師
2017.11.17
星期五
16:44
承承媽媽您好,我是恩加的小姐,想關心一下承承現在狀況如何了呢?
16:57承承媽媽:他現在完全正常,不過明天還是會回診喔~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