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西醫結合治癒中耳積水-4歲半案例
題目:中西醫結合治癒中耳積水
4歲半的融融2017年8月初被診為中耳炎(中耳積水),吃了二個週期的抗生素不見效,8/22轉台大耳鼻喉科確診兩耳均積水,仍開抗生素,並囑咐若是三個月積水不退,就要準備開刀,裝上耳通氣管。
媽媽不死心,上網找到了恩加診所。8/23初診,我們採用中西醫結合模式治療。8/26回診,右耳已出現曙光---有氣泡進入,表示耳咽管已經打通有空氣進入,9/2回診時左耳也出現氣泡。8/23至9/29治療期間以西醫的通鼻局部治療,疏通鼻腔腫脹,配合英國製的Otovent通鼻吹氣,撐開耳咽管。再以中藥蒼耳液洗劑脈衝式洗鼻,搭配內服中藥固本培元並補氣排膿外出,沒有用過西藥抗生素。9/29林醫師出國前已見到明顯效果,大部分的積水已經排出。果然今天(10/11)再回診,兩耳膜均清澈透明,兩耳耳壓均為正常。小朋友、父母及醫師都相當高興。接下來要進行的就是調整體質,防止復發。
常感冒小朋友經常會合併中耳炎(中耳積水)及過敏性鼻炎、鼻竇炎。其實這都是「同一個疾病」。多數的家長誤信「感冒必須吃藥,否則就會………」,感冒藥會越吃身體越虛,接著「過敏性鼻炎、肥厚性鼻炎、腺樣體肥大……」相繼而來,吃多了感冒藥壓抑抵抗力後,鼻腔內的腺樣體為了自救而腫大,耳咽管的開口也因組織腫大而塞住,造成耳咽管功能不良(Euschian Tube Dysfunction),塞住中耳在鼻咽的開口,中耳排水不良,導致中耳炎與中耳積水。鼻竇炎的發生也是同樣的原理。(見“這樣的醫療,是在「治病」?還是「製病」?” https://goo.gl/t7X7o9 )
會痛的急性中耳炎用抗生素有效,不會痛的中耳積水用抗生素是無效的,西藥對中耳積水完全無效,只能眼巴巴地等待積水自行退去。如果長期不退,影響聽力,只好在耳膜上挖個洞,裝上耳氣管來排水。
裝了耳通氣管,只能退掉積水,真正問題還是沒有解決。一年後通氣耳管掉了後,如果鼻腔內的腺樣體還是腫脹,中耳炎與中耳積水還是會發生。尤其未成年的小朋友,耳咽管的斜度還未發生,復發中耳炎的機率還是很大。
我們恩加診所的中西醫結合就可以完全解決這個問題。利用西醫的機械式通鼻,中藥蒼耳液脈衝式洗鼻,再配合英國製鼻孔吹氣的OTOVENT,內服中藥固本培元,托膿外出,這樣處理之後,多數的中耳積水都可排出,根本不用開刀。接下來更重要的是防止復發,就是要治本。必須徹底讓鼻腔內腫大的腺樣體消腫(是還原而非切除),從根本上恢復健康,感冒的次數自然減少,症狀也會減輕,自癒能力增強。這些是純西醫或是純中醫做不到的,必須是中西醫結合,各取中西醫之所長,才能克奏其功。
留言
張貼留言